白手起家 举步维艰
1993年,23岁的尹凤嫁到了薛埠村。“当时这个家只有两间破砖房,简单的几件旧家具。我老公是个实在人,只知道埋头种地,家里一穷二白的。”提到当年的艰苦生活,尹凤记忆犹新。
困难下,她看到了该乡有些村民在挖水晶、卖原矿石,以补贴家用,自己便萌生了试一试的想法。她从娘家借了500元钱作为本金,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水晶原石的贩卖中去。“早上三点就得出发,老公骑着家里唯一一辆自行车,带着我到刘圩、阿湖街去买水晶原石,回来后在县城水晶市场摆摊卖出去,辛辛苦苦地赚个倒手钱。”由于不懂行,早期的夫妻俩也走了很多弯路,高买低卖过,也被人蒙骗过。但随着经验的积累,生意渐入佳境,六七年下来,也积攒下了七八千元的“天文数字”,不但能补贴家用,比种地赚的更多,更坚定了尹凤走水晶之路的信心。
转型突破 脱贫发家
2000年,随着曲阳乡水晶产业越做越大,和尹凤一家这样从事水晶矿石买卖的村民越来越多,水晶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摆摊的时候我就发现,卖加工好水晶项链、摆件的摊点,比我们卖原石的收工早不说,利润还高,有的利润甚至是数倍计算的。”尹凤敏锐地意识到,如果还是走倒卖原石的老路子,很快就会淹没在滚滚的水晶“淘石热”大潮中。想要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只能另辟蹊径,做出自己的特色。
尹凤说服了丈夫,将七八千元的全部积蓄拿出来,购买加工设备,自己在家打磨水晶制品。“一台切割打磨成品机要九千多块,根本买不起。我老公就花两千多块买了角铁和零部件,回来自己焊接,硬是做出了打磨机器,自己在家对原石进行粗加工。”到了市场一卖,果然比原石销售反响更好,基本一上午就能批发出去,利润还高。到2004年,尹凤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20万,盖起了小洋楼。2010年以后,尹凤瞅准时机,与大型水晶加工企业深度合作,对从巴西采购的高档发晶原石进行深加工,主打各类高档发晶、粉晶手镯和雕刻摆件。除了本地批发客户,广东、台湾等地的客户也纷纷慕名上门求购,尹凤迅速在水晶销售市场打开了自己的一片天。2011年以来,尹凤每年的水晶产品销售利润都能达到4、50万元。
传授经验 致富乡邻
看到尹凤的水晶“掘金”成果,薛埠村许多人来到尹凤家“求经验”。作为村里有名的水晶发家“探路者”,尹凤自己也深感身上的责任:“我当年就是因为不懂行,走了很多弯路。要是有人从旁指点,不光村里的乡邻们能早些奔小康,咱村的水晶加工产业也能拧成一股绳,形成更有特色的规模效应,创造更多利润。”
从2006年起,尹凤每年都会在自己家中不定期地举办“培训班”,将自己二十多年水晶路上的经验和教训,作为一本鲜活的“教科书”,给村里、全乡探索水晶加工产业的村民免费传授相关知识,并在后续的商品销售中,教他们跑展会,学习新技术,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推广水晶高档产品。下一步,她期待能在近期实现自己办厂的愿望,以优秀的熟练工人替代手工作坊,逐步实现高端产品的完全“自产自销”。尹凤对薛埠村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个人单打独斗,不如全村一起致富。只要我们这些人齐心协力,咱村的这条中心街道,一定能成为有曲阳特色的水晶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