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法律在看家护院,市场就无好坏之分。而在今时今日的中国市场,随着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与时俱进,看待奢侈品的眼光,早已不是“穷奢极欲”等负面观感——换言之,奢侈品市场的勃兴,本身就是健康市场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数据,仅2012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费累计就达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57%,远高于年前预期的57亿美元。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早就预言,在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就将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而到2015年,预计奢侈品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将会达到27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20%的份额。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份额,国产奢侈品自然没有理由保持沉默。
为什么八成多的消费者对国产奢侈品敬而远之?这个问题的表层化解读,或许是“外国的月亮显得更圆”,消费心理是有从众惯性的,加之别人家“酒香又会吆喝”,民众用脚投票的时候自然趋之若鹜。这些理由,既有一定的道理,但也解释不了所有的问题。如果从来就是“外国的月亮更圆”,那么国产奢侈品何以在国外也举步维艰?再说,国门打开之前,谁又晓得“外国的月亮”是什么样子?
国产奢侈品不受待见,无非三个原因:一者,奢侈品固然首先要玩价格概念,但前提性元素是品质,真诚的品质、实在的品质、人本的品质;没有“物美”,就没有“价贵”。有这样一种说法,品质是奢侈品的成因。遗憾的是,诸多国产奢侈品急功近利,在市场远未构建起来之前,就大量透支了公信,对消费者缺乏起码的真诚,使人心凉。围绕国产奢侈品发生的一件件维权纠纷,往往真相忽明忽暗,又或者退赔环节暧昧不清,不能不使人望而却步;起个洋名,拉点外资,随便镀下金就可号称“国际大牌”,也未免太过儿戏。
二者,奢侈品的成长,除了自强之外,还得有情理中的培育环境。毋庸讳言,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中国产品的“低质”形象拖累了出口产业,过度山寨化、游走在知识产权保护的边缘,因所谓知名品牌产品本身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了 “中国制造”在奢侈品市场上名声不佳。就如同一个低收入者挎着正品名包,情理上的悖论决定了国产奢侈品的命运。目前世界上最有名的100个顶级品牌中,没有一个起源于中国本土。原因何在?有国外设计师深入浅出总结说,譬如行业会议,在中国一般是老板坐前排,设计师坐最后;而在他的国家,无论什么会议场合,设计师永远都是坐第一排的。
“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换血。”巴尔扎克的这句名言,同样适用于奢侈品品牌。任何一件顶尖奢侈品,必然承载着某些文化功能。法国花了数百年时间,才培育出世人耳熟能详的路易·威登、迪奥、香奈儿、爱马仕……于此而言,没有铁杵磨成针的耐性,没有文化价值的凝练,打造国产奢侈品注定就是纸上谈兵。轩尼诗也许就是一款普通的酒,但有着闪耀的“骑士精神”;路易·威登的包确实多有帆布材质,但成功塑造了“名媛”概念。我们缺的不是文化,也不是质优的商品,而是后工业时代的创意能力与产业韧性。
从灰姑娘到公主,中国奢侈品迟早会长大,也必须得漂亮起来,这是经济的挑战,也是市场的吁求。国产奢侈品,亟待找到自己的 “水晶鞋”——从形似到神似,从急功近利到远瞩高瞻,养的是耐得住寂寞的诚意与气度,要的是深谙市场规律的眼界与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