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如火如荼的“翻新”过程中,“守摊”的小二,虽然以每小时10千米的车速回家,但明显已经精疲力尽,瘫倒在沙发上不想起来,不是因为开车累,而是市场的生意已经无法支撑一个经营者的精神了。
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城市“翻新”,有信心很快就立竿见影,坚持几天,义乌崭新,“宜居”展现。可是市场里的信心呢?在哪里?在“线上线下”?还是在“义乌购”?还是期待“电商换市”?
“出来混总要还的”,难道要印证市场几十年的经营户的生意岁月?稠州论坛有资深网友长期呼吁,市场需要动态改革,加强应变能力,市场摊位布局需要适时动态的局部调整和有选择的重新定位,市场相邻行业间可以局部整合,坚持“划行规市”也不能在在客观市场低迷中随意混合,有心者可以去市场走走,市场跨行业经营属于“战国春秋”。但是新版协议书依然约束坚持“划行规市”政策不变,商城集团这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吗?如果一个租赁周期届满可以适当局部调整,就给人予信心,一层不变的管理就是给当时“炒摊者”、“二房东”获利以外,过后就是一潭死水。
有人说市场在变,是的,改变的是四区市场的很多“咖啡厅”变成了“航母”商位,被大户通过关系获得资格。市场发现“打底裤”生意火爆,就改变办公场所为经营摊位长街,一楼、二楼、四楼无不展现“打底裤”转业街,不乱吗?如何“划行规市”的?摊位的供求关系被改变,市场管理者的“智慧”用在了与经营户抢利的游戏上。现在的摊位什么行情?其实充分反映了市场经营环境,四区的毛巾摊位,刚进场的时候可以卖到150万到200万一间,现在前段时间连着三间出手要价100万。四区的毛线领带更是低得离谱,前几天有几万一间出手摊位的,说明了什么?那么那些动辄上千万的一区饰品摊位,现在又是多少价位在挂卖和成交呢?
市场摊位如果是经营户从“赚钱--守摊--养摊--弃摊”的演变,不该是义乌市场的趋势,如此,“国际商贸之都”将成为一个理想。
有人说,义乌的数据非常漂亮,在国际经济大潮中完全“独善其身”,最好不是谎言。也有人判断,海关数据的准确性不容置疑,或许是市场细分的行业经营产品销售渠道被“大户”所垄断,那么平均“分摊的税收”有如何解释?义乌难道已经走向了“义乌很好,但大家并不好”的悖论。须知市场犹如一片花海,“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多数人都赚钱才是这个市场生存的动力。
经营户已经开始睡不着了,曾经有坊间传言,市场租金下调一半等等,很多经营户等到现在没有去缴纳“下个续期”租金,他们在等待什么?可怜的经营户难道等待市场的“违约通知”吗?根据“协议书”约定,上届租期截止日是2016年10月20日,可是至今仍然没见到市场管理方的要求缴纳续期租金的媒体公告。
在经济转型时期国家政府在提倡“供给侧”改革,商城集团的对于市场的管理也是一种服务“供给侧”,为什么不改革?其实市场管理“供给侧”改革包括减租、减税、摊位局部调整、行业整合等等。
实质上,现在谈“居安思危”都已经有点晚了,危险无处不在,义乌实质上的外来人口缩减,主要马路商铺的过剩,也在向“父母官”发出了强烈的信号。辛苦的父母官,晚上睡的还好吗?(反弹琵琶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