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野史大观》载:康熙不饮酒,尤其厌恶抽烟。溧阳史文靖、海宁陈文简两位大臣酷嗜抽烟, 无论到哪里都要“吞云吐雾”。康熙南巡,逗留德州,听说两位大臣嗜烟如命,便存心捉弄他们。那天康熙召见两位大臣,赐以水晶烟管,两臣连谢龙恩。落座后喜滋滋地用水晶烟袋吸起烟来。两臣偶尔呼吸,火焰上升,爆及嘴唇。两位大臣惊惧不已,再不敢抽烟了。康熙就此传旨天下,禁止抽烟。 当朝大学士蒋陈锡因此赋诗一首: 碧碗琼浆潋滟开,肆筵先已戒深怀。 瑶池宴罢云屏敞,不许人间烟火来。
清朝帝王对水晶眼镜的偏爱,可说是历代君王中多见的。 康熙时,两广总督向宫中进献水晶眼镜,康熙试戴后感受不错,遂向儿子胤祯(即后来的雍正帝)颁赐。雍正帝即位后曾说:“昔圣祖(康熙帝)赐联眼镜,联眼目原不似今精明”。雍正帝之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亦是近视眼,时常戴水晶眼镜披阅奏章,并作《戏题眼镜诗》一首。 精美珍罕的水晶雕工艺品,被大清帝王奉作珍玩,侍臣们搜奇罗怪,从民间征购千余只光洁鲜丽、玲珑秀润的水晶鼻烟壶,供乾隆玩赏。内有紫晶雕鸳鸯荷塘纹、水晶浮雕喜鹊梅花纹、玫瑰水晶雕鱼藻纹等极品。
水晶花肌石骨,莹润如酥,空灵晶澈,色彩绮丽,引得域外无数帝王竟折腰。在安可玫内斯王朝时期,波斯王大流士的皇宫水晶顶上饰有太阳神安拿秣自达神像;法国的路易十七、拿破仑三世、日本皇帝、印度王公等都收藏过水晶珍品;英格兰的王位上,镶嵌晶莹夺目的紫色水晶。
古罗马统帅恺撒狂热于紫晶,他曾派几千人到乌拉尔矿山去寻找这种宝石,他收藏的紫晶和祖母绿,后在1906年俄国政府将其出售。俄罗斯珍贵水晶首饰的收藏始于18世纪初。彼得大帝发布了一道保护珍宝的专项命令,他认为,最有价值的那些珍宝不应只是皇族的私产,而是属于整个俄罗斯国家的。到1914年,很多世纪以来俄国帝王的标志,如皇冠、权极、勋章和首饰都保存在冬宫钻石馆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沙皇立即下令把这些珍宝转移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它们在地下室尘封了8年。1922 年国家委员会对这些珍宝作了鉴定,并决定由国家珍宝馆保存。
《鉴宝录》载:信州灵山脚下盛产水晶,当地老百姓熬不住穷苦,常成群结队进山寻采水晶,用以换得银两,养家糊口。朱彦才祖居灵山坳,原是殷实人家,到他这一辈家道中落下来。朱彦才见左邻右舍都发了水晶财,于是动了心。这天,他独自走在山间小道上,忽见一块大石头,光彩耀人,再仔细一瞧,啊,是块大水晶!他顿时喜出望外,生怕这水晶被别人发现,忙拣了些树叶、乱草将水晶严严实实盖好,等到夜里,招 集了农夫、仆人二十多人搬运回家。四邻听到消息,纷纷涌上门观看,当中有人愿出六千贯买下这块巨崐晶,朱彦才犹豫半响,后来还是摆手拒绝了。 不久,临安皇宫饰品匠听到传闻,欲以九千贯买下此石,朱彦才这才答应。不曾想到,穷困潦倒的朱氏一夜之间成了远近闻名的“暴发户”。尽管今人无法探知这块大水晶的来历,更难准确测得它的体积、重量,但从朱彦才招唤二十多人搬运、又卖得九千贯的大价钱来看, 这块大小晶足以称得上古代“水晶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