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奉林
(江苏东海水晶精品研究会)
1水晶的鉴定步骤 对水晶原石及其加工后的各种饰品、工艺品,其鉴
定方法应各有侧重,常用的鉴定步骤:
第一步用偏光仪鉴定是晶质体还是非晶质体,非晶质体者可能为玻璃,晶质体者可能为水晶;
第二步根据折光率、比重、光性特征确定是否为水晶;
第三步用综合鉴定方法特别是包裹体特征、裂绵情况等,确定是否“天然”或“合成”水晶;
第四步鉴定水晶是否经优化处理及采用那种人工方法处理。
第五步鉴定加工质量好坏,但到目前为止,对水晶加工质量好坏标准还未建立,这需要从刻面款式、对称程度、特别是抛光质量等方面来评价。
2 水晶的鉴定方法
鉴定是否为水晶饰品及水晶工艺品,一般均需无损检测,所以常采用宝石折射仪测得折光率,并用偏光镜加干涉球和消色板判断轴性及光性正负,再用静水力学法测得其比重,取得上述参数后,基本就可以给鉴定对象定名
。当确定水晶后,再用肉眼、放大镜或宝石显微镜观察其中的包裹体、裂绵、色带等征状定是否“天然”或“合成”水晶,并同时确定是否经优化处理及处理方法,最后对加工质量给于评述。
2.1 对水晶原石的鉴定
水晶原石一般均保留有一定的晶体形态,因此常用肉眼就能区分是“天然”
或“合成”水晶。天然水晶一般呈六方柱状晶体,一般在其一端见有一锥体。
晶面上常见有特殊的生长纹线、生长丘、溶蚀凹斑,晶体中常见有气
、液、固三相包裹体及绵、裂、幻影、蓝针等内含物。 合成水晶一般呈六方板状晶体,晶面上常见圆形微凸起的“鹅卵石”状结构,籽晶(晶种)清晰可见,放大镜 8 5下观察,常见面包渣状包裹体或垂直晶种板生长的气液二相针状包裹体。 笔者在多年的检测过程中,也发现有用光学玻璃、电熔石英玻璃、紫色萤石及冰洲石加工成的六方柱体,且一端加工成六面锥体,冒充水晶原石出售,遇到这种情况,可采取一刻、二看、
三查的办法。一刻就是在不显眼的地方用水晶刻划上述仿冒品,均能刻得动,因为上述仿冒品的硬度均比水晶低;二看就是看其表面,经常见有因加工而留下的擦痕;三查就是在正交偏光仪下查是否有消光现象,光学玻璃、电熔石英玻璃是非晶质体没有明暗消光现象(即常说的全黑、不透光)。萤石是等轴晶系也属全消光,但硬度低(摩式硬度为4)。
冰洲石虽有明暗消光现象,但一般均能见到菱面体解理。电熔石英仿冒品经常能见到未熔化的白色方石英、流线构造及球形气泡。 在水晶原石交易市场,也常见有不规则的玻璃大块,其表面均呈毛玻璃状并沾有泥土物,有时在其块体边部还开有一小窗口(小的断面),通过窗口观察,内部很纯净,并宣称是优质水晶,要高价。对这种情况,只要采取一掂、二刻、三模就能判断是否为水晶。一掂就是拿在手上掂掂重量感,由于一般玻璃(铝玻璃除外)比重较水晶小,所以重感较轻。二刻用水晶刻划仿冒者,能刻动者为玻璃。三模用手摸之有温感为玻璃。
2.2普通水晶饰品的鉴定
对于一般的无色水晶项链、手链、颈链,即由多个颗粒组成且价格低廉的水晶饰品,建议只鉴定是否为水晶,无须区分“天然”或“合成”水晶
。其理由:(
1)
加工项链、手链的天然水晶碎料与合成水晶原料价格差不多,有些好的合成水晶原料比天然水晶小碎块还贵。
(2)由于天然水晶一般均含有杂质和存在某些缺陷,而合成水晶一般纯净无瑕,所以从美观性来看,合成水晶饰品比天然水晶饰品还漂亮。
(3)由于上述饰品是由多个颗粒组成,每个颗粒均进行
“天然”或“合成”检测既繁琐,检测费用又高。
2.3贵重水晶饰品的鉴定 对于昂贵的水晶项链、手链、水晶球、水晶眼镜、水
晶雕刻品、水晶观赏石、鼻烟壶等均应采取多种检测方法区别天然水晶还是合成水晶。因为这些昂贵的天然水晶饰品及工艺品,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具有收藏价值、保值性与交换性。
(1)包裹体观察法
这是区别天然水晶与合成水晶常用的可靠方法。常用肉眼、放大镜或宝石显微镜就能解决。天然水晶是在自然界中自发生长形成,生长条件多变,常含有各种矿物包裹体或存在多种缺陷,而且不同产区天然水晶均有其特色。通过水晶市场大量检测发现,天然水晶中的包裹体已达20多种,常见的有:蛭石、绿泥石、云母、金红石、电气石、绿帘石、石榴石、辉锑矿、方解石、萤石、赤铁矿、黄铁矿等。如果发现水晶中有这些天然矿物包体,可以肯定是天然水晶;如果在水晶中仅发现有气液二相针状包裹体及面包渣包裹体,可以定名为合成水晶。
(2)缺陷及伴生现象观察法 由于天然水晶在结晶生长过程中,受多种地质因素制约,或晶体生长间断,或生长结晶条件改变,或形成后又遭受各种构造力的作用等等,均能对水晶产生很多缺陷及伴生现象。诸如双晶、负晶、幻影、蓝针、裂绵、节瘤等,如果发现水晶有这些缺陷及伴生现象,一般确定是天然水晶。
(3)天然紫水晶与合成紫水晶的检测法 天然紫水晶是比较稀少贵重而人们又很喜爱的一种水晶,因此检测时一定要细心。除利用上述包裹体观察法、缺陷及伴生现象观察法外,常采用红外光谱法、巴西双晶观察法、比重法及颜色比较法来区别“天然”或“合成”紫水晶。
①红外光谱法
合成紫水晶在波长3540×10-10 m处多数出现吸收峰。天然紫水晶在此波长处无吸收峰。
②巴西双晶观察法 在150年前,矿物学家就发现天然紫水晶有按巴西双晶律结晶的习性。因此不少鉴定专家常利用观察巴西双晶来区别“天然”或“合成”紫晶。观察巴西双晶的方法很多
,常用油槽法,即将被测件放入与水晶折光率近似的油槽中,然后转动被测件,使被测件的光轴与偏振光平行,如果干涉图被三角形所破坏,这三角形区就是巴西双晶。合成紫晶也见有双晶
,但其双晶呈火焰状,与天然紫晶有明显不同。
③比重法 有资料介绍,将天然紫晶与合成紫晶放在比重为2165的重液中,天然紫晶下沉,合成紫晶时沉时浮(采用这种方法时要结合其他特征同时观察)。
④颜色比较法
天然紫晶的颜色一般较淡,紫色调纯正、鲜艳,无邪色,并分布不均匀,二色性较强,普遍见有环状色带;合成紫晶的颜色浓而太艳(无杂质太明亮),紫色调不正,有邪色,并分布较均匀,一般无色带,有色带也呈互相平行的色带。
水晶球观赏性很高,价格也很高,因此常有不法商人以玻璃球冒充水晶球。下面介绍二种快速、准确可行方法:
(1)偏光镜检测法 将球体置于正交偏光仪下,不断转动球体,如果发
现仅在二个方向上见有黑十字干涉图则为水晶球,如果 9 5发现在任意方向上均见有黑十字则为玻璃球。
(2)头发丝检测法
当没有仪器的情况下可用此法。由于水晶具有双折射,因此将一根头发丝置一张白纸上,再将球体放在其上,在不断转动球体的情况下,如果发现发丝有双影则为水晶球。如果转动任意方向均见不到发丝双影则为玻璃球。 是否为“天然”或“合成”水晶球除采用上述方法判断外,
也常用偏光镜观察有无牛眼干涉图来区分“天然”与“合成”水晶球。天然水晶有牛眼干涉图,合成水晶无牛眼干涉图。
(
然水晶。有些天然水晶镜片也见有水波纹,少数天然水晶镜片在正交偏光仪下也能见到道芬双晶及节瘤,也可作为鉴别标志。 水晶雕刻品、水晶观赏石、鼻烟壶等由于个体较大,一般均能见到包裹体,从包裹体性质,往往肉眼就能区别“天然”与“合成”水晶。
2.4优化处理水晶的检测 为了增加水晶的美感,往往将水晶进行优化处理,优化处理水晶的检测有如下几种方法:
据资料报道,天然水晶的比重比经过热处理的水晶比重略重,天然水晶的比重为2.65,而热处理后的天然水晶比重为2.63左右。
颜色比较法
(1)黄色、黄褐色、黄绿色水晶 天然黄水晶一般均呈浅黄色,而且颜色不艳。所以发现颜色不艳的浅黄色水晶一般认为是天然黄水晶。如果发现黄水晶其黄色较艳并带有邪色(褐、茶色等),一般认为是由烟、茶水晶经热处理而成的黄色水晶。这种
黄色水晶对光和热是不稳定的,时间长了会恢复到烟、茶色。黄绿色水晶一般认为是由含二价铁的天然水晶经热处理或辐照处理而来,天然水晶无此颜色。
(2)紫色、紫红色、浅红褐色水晶天然紫色、紫红色水晶,颜色鲜艳,色泽纯正,不含 邪色。二色性较强,晶体中普遍有环状色带。断口呈洗衣板状,而且颜色对光(强光照射下)和热(250℃以上加热条件)是稳定的。 经辐照致色的紫色、紫红褐色水晶,颜色发暗,透明度差,无色带,一般对光和热较稳定(个别有退色现象)。经辐照致色的烟、茶水晶,后又经热处理转变成紫色、紫红褐色水晶,颜色不正,其中有邪色(褐色、茶色)。 对掺入杂质元素的合成水晶,后经辐照致色成的紫水晶,其颜色发暗、透明度低,且见有平行晶芽的条带,对光与热是稳定的。 对于巴西产的无色紫水晶(即大块紫水晶中的无色部分),后经辐照致色成的紫水晶,颜色鲜艳,色调纯正,但由于没有环状色带而与天然紫水晶区别。 利用红外光谱法,区别天然紫晶与合成紫晶是比较先进的方法,其特点是,合成紫晶多数情况下都出现波 长为3540×10-10 m的吸收峰,而天然紫水晶则无此吸收峰。 利用包裹体区别天然紫水晶与合成紫水晶也是常用的方法,天然紫水晶中常有巴西双晶和针状铁矿包体,前苏联天然紫水晶中,还含有沥青与黄铁矿包体,而合成紫水晶中无上述包体。
(3)绿色、烟茶色水晶 天然绿水晶绿色纯正,无邪色,鲜艳。合成绿水晶的比重较天然绿水晶稍轻,含有气泡。热处理的绿水晶,绿色浅,个别还带有蓝绿色。天然烟、茶水晶一般颜色浅且均匀,对光热稳定。人工处理烟、茶水晶一般颜色不均匀,且其中常含有异物。
、黄绿色、黄褐色水晶,除具有天然水晶包裹体外,还具有在洗衣粉泡沫状包
裹体及包裹体周围因热应力关系而引起的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