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山东博山玻璃业的发展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其工艺技术水平不仅在国内领先,所生产制作的玻璃产品也种类繁多。博山玻璃业生产所用的炉型随着生产工艺技术的不同,逐渐分化出大炉、圆炉、米珠炉三种主要炉型。此次笔者所调查的博山玻璃产品“擀珠”就是在圆炉上制作的一种玻璃饰品。因其工艺制作的特点,所以称它为“擀珠”。清代孙廷铨《颜山杂记》中所记载“条珠缠之,细珠写之,大珠缠之,戛之,即对擀珠工艺的记录,其制作法与现代制珠工艺基本相同。
笔者所寻访到的擀珠艺人叫孟领彪。他的作坊位于山东邹平县临池镇,与周村区交界。孟师傅的玻璃作坊位于家中,其作坊内的环境条件十分简陋,高温中还弥漫着烟尘。据孟师傅所述,由于擀珠的制作工艺较复杂,生产条件较差,且限于开拓市场的精力,近些年孟师傅的作坊仅做一些来样加工的订单生意,且订单的产品主要是简单的点花装饰,复杂而美观的传统凤眼珠已不再生产。在调查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博山及周边地区目前仍在从事擀珠生产的作坊已不到3家,而这些作坊也同样面临着收入不乐观的尴尬境遇,这种现状使得这项传统手工工艺开始濒临消亡的境地。因此,擀珠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势在必行。
擀珠的制作主要在圆炉上进行。圆炉以其平面呈圆形为名,主要以料条炉生产出的各色料条为原料,通过进一步的加工制作,生产出一系列小型的用于装饰、陈设和使用的玻璃工艺品。孟师傅家中的圆炉占据了整个作坊二分之一的空间。在制作擀珠之前,圆炉需要升温一小时左右。圆炉的燃料主要是煤炭。根据笔者对孟师傅家作坊的实际测量,其圆炉台面的直径为1.5m~1.8m左右,正中直径为30cm左右的炉口,炉口处较高,炉台边沿部较低,距地面高约80cm。而据史书记载,清代圆炉规格应较此稍小。炉台用黄土漫平,炉腔内填衬耐火泥。炉口上置耐火土烧成的炉盖,称之为“火盖”。火盖周围根据生产不同产品的需要,留有不同数目的火孔,叫做“炉口”,几个炉口决定有几个人围炉生产;由于孟师傅家里属于家庭式工作坊,只有夫妻二人生产,所以只留有两个炉口。据了解,炉口数是根据生产融料的大小和操作时上臂活动的幅度来决定的。
孟师傅向笔者展示了生产擀珠所需要的工具:杖子、搓板、挫石、铁钳、叉子、灰锅等。杖子是制做擀珠最主要的工具,是由50cm左右的钢签制成;搓板为一带木板的小铁铲;搓石为一长方形砂岩,这两件工具和铁钳是所有圆炉生产时所必备的;叉子是用废杖子制作的小铁叉,这两种是擀珠生产专用的特殊工具,必须工匠本人根据所制产品的规格精密制作;灰锅是一口盛有草木灰的铁锅,放在制作者的近身旁,当产品制成时,随即埋入草木灰中,令其缓慢冷却,以达到退温的目的,如将其直接置于空气中,则极有可能爆炸;等到第二天开始生产之前,就可将前一天的产品取出;制作擀珠之前,先要在杖子前段的三分之一处挂一层泥浆,晾干后入火烧一遍;泥浆是博山当地的一种耐火土,要将其和成泥巴,在孟师傅这里用的泥浆是将罗细的炉灰加黏土用水和成的,这样在铁丝上挂上薄薄的一层耐火土主要是起隔断的作用,这样的杖子要备几十根到百余跟。
在一切生产条件及工具准备就绪后,孟师傅向笔者展示了擀珠的制作过程。首先,将铁丝固定好的数根较粗的蓝色料条伸入炉中加热。此时炉中温度已达到800到1000度左右,数分钟后,入炉中的料条开始融化,将料条融化的一端用铁钳拍压固定于备好的大约直径1cm左右的铁棒上,再次将料条的另一端伸入炉中加热。数分钟后,料棒开始融化,颜色变为火红并像糖稀一样粘稠,并用搓板挤压将料棒挤压变为整块,继续在炉中加热。此时,将之前准备好的挂有泥浆的杖子放入炉中加温,然后右手将融化的蓝色料块搭在左手持起的杖子上,同时左手捻转杖子,不停地旋转缠绕,料丝在杖子上逐渐缠成珠粒,直至粒度达到所需的规格。即大约直径为1.5cm左右一个。随即以极快的手法迅速开始旋转第二个,依次类推,待将挂泥浆的部分缠满,大约有十粒珠左右,即用叉子夹住每粒珠的两端,在模槽中滚一个来回,使珠子圆正。(这一工艺步骤即《颜山杂记》中所记载的“戛之”。因为这一动作在博山方言中叫做“戛悠”。)擀珠被正圆后,便随手将其埋入灰锅中退温,其锅内退温灰的成分即草木灰。擀珠工艺的过程便制作完毕。
博山曾是国内最大的玻璃业生产基地。博山玻璃工艺品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珠类(擀珠)、簪珥、烟嘴、料兽、花球、文具、花瓶、内画鼻烟壶、料丝等等。其中的一些产品如花球、花瓶尽管目前仍有所生产,但是整体已大不如以前,至于擀珠工艺目前已经濒临失传的境地。据有关资料记载,民国初年,博山从事擀珠生产工匠约300人左右。1936年前后,擀珠生产也较为兴盛,有擀珠炉14座,工匠约90人。到了20世纪50年代,博山玻璃工匠生产合作社有擀珠炉12座,而到了现在,擀珠工艺却几近失传。
擀珠工艺的产品有许多,如圆珠、算式珠、心式珠、算珠等,此外,还有莲子、扁莲子、石榴子、瓜棱珠、佛珠、帽顶珠等品种,。擀珠工艺的产品,形态和色泽都较特殊,且不同产品的制作技艺差别很大,并以仿制各种名贵玉石为特色,有仿珊瑚珠、红玛瑙珠、松绿珠、猫眼珠、凤眼珠、猴珠、灯笼珠、料渣珠等等。
而缺少新产品研发和销路的闭塞是导致这种工艺不断萎缩和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民间玻璃艺人的子女为谋生计多外出打工,当地年轻一代既不了解这门传统手艺,也缺乏对该项技艺的兴趣,因而致使这种手艺无法得以传承。至于灯工、吹制玻璃工艺由于其实用性强,且与日常生活器皿设计和家居艺术品容易结合,因而发展境况相对乐观。也正是因为这种对比,让笔者更加觉得发展擀珠工艺事不宜迟。
笔者认为,结合擀珠制作技艺结合现代艺术设计,制作出具有鲜明和时尚特色的玻璃饰品,或许是复兴擀珠工艺使其重新走向市场的一条可行路线。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亦应重视对该工艺的发掘与保护,积极为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提高民间手工艺人的生存条件。此外,从事玻璃工艺品生产的企业,高等设计艺术院校的师生也可以投入到对传统玻璃工艺的发掘和研究,结合玻璃工艺进行玻璃艺术品的创作。总之,如何挽救和发展这一传统的玻璃工艺,使其在艺术创作如此繁荣的今天能够发挥其独特的玻璃艺术魅力是目前我们正待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