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浦江麦秆画的发展历史及制作工艺
浦江麦秆画是一种流行于浦江县民间的纯手工剪贴画,因其制作工艺精致,曾多次被选为皇家贡品。据《浦江县志》记载,麦秆剪贴起源于明末,由该县明代女艺人倪仁吉首创,经清末艺人金翠娥挖掘传承,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特色手工工艺。
早期的浦江麦秆画制作简单、工艺单一,常用来代替刺绣,作为羽扇以及老式草帽等物品的装饰。后又在造型上有所突破,逐渐发展成装饰挂件以及悬挂式屏风和平台式屏风。到了清代,浦江麦秆画已发展成为具有独立特色的手工艺品种,并大量应用于日常生活,常作为婚礼嫁妆、生辰寿宴、市井开业等礼物。新中国成立后,浦江麦秆画开始大规模生产并出口国外,其制作工艺又有了新的发展,从传统的平面制作工艺发展到空间立体剪切造型,在麦秆自然光泽和质感的烘托下,作品显得更具艺术魅力。
麦秆贴画按其形制可分为小品、挂屏、立地屏风等,按制作方法可分为平贴画和立体贴画两种,按颜色可分为彩色、本色(本色即麦秆的天然色)和水质色贴画三种。如今的麦秆画种类丰富,从造型上看,其大致可以分为小品(包括日历、挂件、贺卡、书签、信插)、立地屏风、台屏、大小壁挂、各种动植物造型礼品盒、罐、花瓶以及大型组合屏风等,从内容上看,它的题材涵盖花木飞禽、青山绿水、亭台楼阁、人物走兽、历史文化等方面。因此,麦秆画不仅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蕴含特有的历史风貌,又兼环保与时尚气息,具有欣赏、装饰、赠送与收藏的价值。在制作工艺上,制作麦秆贴画的主要原料是大麦秆,其选材极为考究。在大麦收割季节,艺人们会选择光滑麦秆,通过浸泡、熏蒸、漂白、碾压、破节、刮研和染色等十多道加工工序,将麦秆加工成平且薄的麦秆片,再把麦秆片通过熨烫、修剪、拼接、粘贴、组合等工艺做成工艺品。此外还有纸(卡纸、图画纸、拷贝纸、金银纸)、布、板料(三合板、密度板)、粘胶等辅助材料。麦秆贴画的制作工具主要包括笔、刀、镊子、皮带冲、粘胶、垫片、上胶棒等。做好一副麦秆贴画,需要经过画底稿、析图、描图、贴图、剪贴、粘贴等几十道工序,可谓复杂繁琐。做好后的成品做工精细、色泽鲜艳、构思巧妙、高雅别致、形象逼真,能较好地把文人画特质与乡土气息完美结合在一起。
二、浦江麦秆画的发展缺陷及未来方向
浦江麦秆画虽然极具装饰感,天然古朴、艺术气息浓厚,但不可否认,其也存在着较多的发展缺陷。
首先,制作麦秆画的主要材料的缺失。由于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户更愿意出城务工,不愿意种植水稻,更不会种植非主粮的大麦,导致现在中青年一代不知何为大麦,更不清楚大麦秸秆位于哪个位置,直接影响了大麦秆的品质与产量。
其次,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影响了从业群体的择业选择。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青年受社会节奏的影响,不愿意静下心来学习、传承这种手工艺技术,造成行业从业人员青黄不接。另一方面,手工技艺学习费时、利润较低,使得行业后继乏人,从业人群流失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经济利益的刺激。浦江麦秆画制作行业不仅收入偏低,而且工作辛苦。目前制作浦江麦秆画日均最高收入在160元左右。若采取计时工资,一个小时18元,一天9小时,除去周六、周日,平均月收入仅有3800元。目前仅有年岁大的老人仍在坚守浦江麦秆画制作工艺,年轻人由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满足于微薄的薪资待遇,对这项技艺的传承比较排斥,不愿意学习,使得浦江麦秆画技艺难以传承下去,造成目前行业呈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再则,麦秸画制作技艺较为封闭,传播范围狭窄,缺乏交流与融合。多年来,产品主要以观赏性为主,类型较为单一,而且实用性很低,并不能够大量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同时艺人们创新能力欠缺,产品的设计与种类乏善可陈,缺少与现代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造成产品销路受阻、技艺得不到继承等,使得传统麦秸画技艺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综上所述,浦江麦秆画的发展与地方经济文化、社会需求联系密切,其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有赖以生存的特定文化生态环境和产业环境。而受社会进步、文化形态多元化以及经济利益的影响,浦江麦秆画受到了较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从艺人员的不断流失使整个行业面临萎缩和断层的困境,所处的产业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化之中,从而使浦江麦秆画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由此,在文化发展滚滚长河中,传统手工艺要打破自身壁垒,与现代传承融合,首先,需要从艺的手工艺者加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提高产品的经济附加值。艺人们必须加大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扬弃,让新的艺术形式展示出强大吸引力。同时,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更需要加强手工艺品的更新换代,加大新品种的研发力度,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尝试跨界创作、综合材料创作,不断开拓新局面,这是浦江麦秆画寻求创新突破的关键。
三、浦江麦秆画创作的艺术表现及特征
(一)展示民风民俗文化
浦江丰富的民风民俗文化是浦江秸秆剪贴艺术的创作源泉,直接影响了浦江麦秆画的创作。这可以从许多过往和现代的麦秆画作品中获得证实。
首先,它反映在民间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对麦秆剪切艺术表现方式的影响上。如图1所示,浦江麦秆剪贴艺术形成于明末清初,当时受封建社会的制约,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仍停留在人类童年时期。即在人的幼年时代,万物具备灵性,掌握了和上帝互动的原始意识,原始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信奉仍然是人们的精神支持。传统麦秆剪切的题材主要出自神话传说、脍炙人口的戏文故事、原始图腾,包括龙、凤、菩萨、门神等,这源于人们对神的崇拜[4]。人们在家里或进行祭祀活动时会崇拜原始的图腾、宗教和神话人物。此幅麦秆画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被作为“精神”寄托,成为了人与神之间交流的“桥梁”,以及帮助人们实现其美好愿望的“福音神”。
其次,浦江当地的节日、婚礼、祭祀等民间行为也对浦江麦秆剪切的形态起到了深刻的影响。如许多麦秆剪切作品深刻地表达了浦江民俗中对祥瑞和幸福的渴想,以及对生命繁衍和生活信念的追求。诸如“早生贵子”“万事如意”“锦上贴花”等题材,如图2的《送子观音》表现了人们普遍的心态与日常的生活,同时也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求,体现出当时普遍的社会形态。由此可见,当地民风民俗以及传统审美观念深刻影响着传统浦江麦秆剪贴的图案设计。
(二)融合创作艺术情感
丰富的生活孕育了多彩的民间艺术,作品是艺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是艺人们用心灵去感受、用人生历练去领悟后的所作。艺术创造者们对于生养自己的乡土存在着别样的情感,艺术家们往往以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图腾崇拜、民俗文化等为载体来体现自己的艺术情感,如《关公》《年年有余》《柿柿如意》等作品。图3作品《景丽鸟和春》以一对雌雄孔雀为整幅作品的主体,背景是牡丹和松树。几朵翡翠花插在孔雀小巧的头上,尾后的长长的羽毛像一把五颜六色的大花伞,又像彩锻。宋代罗愿所撰《尔雅翼》中,称赞孔雀“盖鸾凤之亚。尾凡五而后成,长六七尺,展开如车轮,金翠煜然。始春而生,至二三复凋,与花俱荣衰。羽属之最华辉者”。孔雀自古以来被称为“百年之王”,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象征着阴阳结合,代表家庭相结合,体现着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渴望与向往,同样也预示着成双成对,好事成双。手工艺者把来自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场景或传说故事和想象中的事物和现象创作成作品。通过这些视野开阔,题材宽广,风格迥异的作品,无不体现着他们的巧手匠心,渗透着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艺术的诠释,他们怀着对麦杆画的崇尚,致力于将浦江麦秸画发扬光大。
(三)体现工匠技艺精神艺术的精髓,自在展示“德艺兼修”的职业道德,信仰“尚巧达善”的职业伦理,追求“强力而行”的职业奉献,体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例如,浦江麦杆画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蒋云花,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终生只做一项事业,致力于浦江麦秆画的传承与发展。如图4所示,其创作完成的麦秆版《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梁城的繁华景象。该作品整体画面2.38米长、1.1米宽,包括神情各异的人物800余个、牲畜83 头、桥梁有17 座、勾栏瓦舍百余座、来往船只29 艘、车轿共27座、树木180棵,全作品特色鲜明,活灵活现。作品在严格参照原作的基础上适当放大,根据散点透视法创作而成。底板取材选用红木,以特级麦秆为主材,在画面需要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比如选用很宽、很白麦秆的内层皮面独根剪贴而成脸部,用麦秆的外部表皮创作衣着,特长特宽的麦秆则完成舟、桥等元素的制造,并运用了将近三十多种编制方法来完成船、棚、顶的制作。同时,结合了烫烙、雕刻、线条、编织等各种创作手法,综合体现了浦江麦秸画的剪贴技法,制作精良、技艺繁杂、疏密结合、错落有致。其突破传统,更是对浦江麦杆画制作技艺的一个总结,是浦江麦秆剪贴工艺史上具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一件作品。
四、浦江麦秆画的当代创新发展
(一)制作工艺及材料的拓展扩容
在制作材料方面,一般的麦秆画主要的材料是麦秆,麦秆皮等材质,尽管有其独特的审美效果和古朴的气息,但不得不看到的是,这些原材料并不容易保存,即便通过传统工艺的加工,仍是相对较易腐坏、折损,令工艺品的保质时间较短。我们可把普通纸张换成更富含科技的新型纸张,目的在于不仅让纸张很难损坏,同时文化内涵得以更好地表现出来。在底色的配色上,也可以从原先的白色,变成适合作品效果的大红、黑红、复古蓝,画面更显的高庄典雅。在制作工具方面,传统的一把剪刀、一把镊子,已然在现代行不通。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艺人的需求,生产出更专业的剪贴制作工具供其使用或使用小型半自动化的机器设备,效率增倍。在制作形式上,从事麦秸画创作的艺术家,可以寻找合成纤维、金属材料、橡胶材料,积极寻求创新突破,综合材料创作、装置艺术创作;进一步改进制作材料的成份配比,采用二八开或者三七开的方式,也就是说,只要大麦秆作为主要材料占总材料的70%或者80%以上,那么仍然可以命名为麦秆画,从而拓展其艺术表现的效果。还可以结合卡纸、烙画、油画、中国画,版画、雕塑创新创作秸秆画等技法,如图5、图6所示。
(二)表现形式及语言的转变深化
麦秆画的实践创作应该从传统的形式、平面、器物、装饰性和实践性的形式走向立体化、装置化、艺术化和个性化的表现。麦秆剪贴、麦秆贴画工艺源于简单的扇芯花、窗花,是一种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的原生态民间美术形式。由于生活的需要,它由简单的手工艺品发展和蜕变而来,它生于民间,长于民间,随着社会文化的变革与时代的变迁,现在的它已成长为中国本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传统工艺形式。时代呼唤着它的回归,这就要求当今的麦秆剪贴工艺必须走向生活,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
(三)艺术形态及跨界的融合创新
由装饰性为主向实用性转变,融入创新理念。随着时代的变革,历史的发展,国内外市场趋向信息化、多元化,尽管传统的手工制作对于浦江麦秆剪贴艺术来说是必须传承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旧的制作过程全部沿袭,适当的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融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理念稍加变化,会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和喜爱,也更人性化。譬如,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结合西方绘画艺术的表现技法,在种类、构图、设计、题材、造型、形制等各个环节中逐一加以改革与创新,创作出符合年轻人审美标准、富有时代气息的佳作,如图10所示。它不仅可应用于欣赏、装饰、美化环境,而且可应用于日常生活。如把它设计应用于日常生活用品(如购物袋、扇子等)、应用于家具(如台面、座椅等),可拓宽麦杆剪贴工艺的应用范围,美化人们的生活,如图7~9所示。
(四)高科技及信息技术的结合应用
(四)高科技及信息技术的结合应用
传统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相结合的创造性思维。在三维打印技术的支持下,通过计算机三维软件建模,可以直接构建理想的麦秸画三维造型,并通过三维打印设备进行打印,大大简化了传统麦秸画创作的造型工序,直观方便。这种思维可以有效地避免手工制作中的一些遗漏,提高建模精度。其次,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让刚接触的初学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麦秆画的历史和制作过程,直观地建立起对麦秆画的认知,通过这种新颖的互动式的形式,让年轻人重新了解和更深入地体验麦秆画制作过程,体验这项特殊的民间艺术文化。
(五)手工技艺及人才的深层培育
专业人才是浦江麦秆画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努力打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现有匠人及传统技艺的挖掘与保护作业,防止人与技艺丢失;重视民间的智慧和首创精神;加大手工传承人或从业人员参加非遗技能,开拓文化视野,参加各种层面的技能创新培训,如参加文化与旅游部的传承人研培计划等;吸收新理念,拓展业务能力与市场适应能力。浦江麦秆画产品上淘宝手艺传承人专场,或参加非遗购物节,扩大非遗产品的市场影响力。这样,才能焕发麦秆画“新”的生命力,并在更长远的时空中长久地发展下去,越走越远。
五、结语
浦江麦秆画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所展现的魅力是一代又一代民间艺术传人倾力守护的结果。探索浦江麦秆画创作的艺术表现及特征,能为浦江麦秆画的当代创新发展提供思路,通过不同的创新形式,使浦江麦秆画走向千家万户,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项非遗艺术,推动麦秆画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