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何方?
虽然天然水晶与仿水晶制品有本质不同,但在品牌、管理、营销、设计、文化理念等方面,东海水晶业界人士广泛承认,东海天然水晶产业处于初级阶段,与成熟的时尚工业体系差距巨大,需要向施华洛世奇公司学习的方面很多。
“上千家商户,大多都是夫妻店、父子店、手工作坊,没有几个有影响力的大品牌。上亿年时间才能形成的水晶,磨成手链摆在地摊上却只卖十几块钱。”说到工艺落后对水晶资源的浪费,李老板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人才匮乏是制约东海水晶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李老板说,有设计师向她坦言,东海县城的生活过于单调狭小,“就像是当和尚”。
资金瓶颈也是东海水晶产业面临的一道坎。朱景强对本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是国家政策鼓励做强文化产业、发展品牌,而现实中则是品牌本身不能从银行获得任何抵押贷款或其他形式的融资。他建议政府鼓励银行系统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贷款,并应该像出口退税那样,对企业进行“品牌宣传退税”。
风险投资、整合营销传播等现代商业词汇,对东海水晶商家来说更是显得陌生而遥远。
虽然有种种困难,但考虑到天然水晶市场刚起步,“实力再积累几年,我会考虑将店开在施洛世奇对面。我们的竞争力很明确:真水晶。”至善坊水晶董事长孙睿说,“要想成为施华洛世奇这样的企业,首先要有强大的生产能力,这是我们目前打造的核心。”
“我们集中精力做品牌、设计和营销、生产加工的环节,将来大部分会外包给东海本地的众多商家。”李老板介绍说,在这个思路下,晶狐已经在全国开了38家连锁店。
而东海规模最大的水晶加工工厂至善坊,虽然目前工人不足百名,但在内部管理方面,却已实施了ERP系统,一款产品从初步创意设计到最终变成正式产品推向市场,居然执行多达200余道工序。
“这个行业肯定要有大洗牌。南通叠石桥的家纺产业就是前面的榜样。”早年从事家纺行业的李老板,经历了南通叠石桥家纺产业从散兵游勇混战到品牌化、规模化的完整阶段。现在叠石桥已经拥有多个家纺著名品牌、数家上市公司,她认为,这也是东海水晶产业未来的路径。
除此之外,当地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水晶产业的扶持。上文提及的“至善坊”和“石来运好”,均在2010年获得150万元的文化产业扶持基金补贴。政府层面还正在建设一个占地达1500亩的产业园,并投资设立了检测中心。
而已实施的《东海水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称,以商业流通为依托,培育和构建产业文化,提升企业群体能力,将是东海水晶产业的主要战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