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自创新理念的水晶磨砂工艺
艺术品的可贵之处在于美的创新和设计的创意。进入水晶行业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设计与制作中有所突破。经过多年不懈的探索和研究,在水晶艺术品中运用磨砂工艺应该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
水晶艺术雕刻上运用磨砂工艺的想法最早是受国外玻璃工艺品的影响和启发。长期以来,水晶工艺品的特色就是利用天然水晶的透明与内部其他矿物包体的内外呼应,再结合外部的人工雕刻,通过天然材质与人工设计制作的巧妙结合,从而形成了一件完美的工艺品。在雕刻工艺上,水晶与白玉、翡翠等的雕刻工艺和技法上是基本相同的,与其他雕刻艺术品的区别仅仅在于水晶的内外一目了然、晶莹剔透,因此,水晶的特有的材质优势未能得到更多的表现和张扬。有次出国考察,在商场里我看到了精美绝伦的国外玻璃制品,其透明纯洁含蓄高雅的美吸引了我。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国外玻璃制品与水晶艺术品相比,其艺术鉴赏的特质非常接近,只是因材质不同而采用的工艺和艺术处理手段有较大的区别——玻璃外形的产生是吹制烧结而成,水晶的形态或是天然形成或是雕刻而成的。但是,国外玻璃艺术品采用磨砂工艺后所产生的独特的艺术效果却是水晶工艺品所没有的。经过反复分析研究,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国外玻璃艺术品的磨砂工艺可以不可以在水晶加工处理上做一些尝试,以增加水晶艺术的表现力。回国后,我又参阅了大量的国外玻璃工艺品的图片资料,在自己的工作室进行了多次试验,也经历了多次失败,甚至浪费了很多优质的水晶原料。梅花香自苦寒来,失败是成功之母,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和努力,终于换来了成功。
采用了部分磨砂手法的水晶工艺品,将一般雕刻工艺与磨砂工艺相结合,光滑与亚光、透明与模糊融一体,产生了较强的艺术的反差,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朦胧美,同时也提高了水晶工艺品的艺术价值。引领了东海水晶行业设计制作创新的磨砂工艺,直至今天几乎所有水晶雕刻厂家、大多数水晶工艺品都在运用,同样,磨砂工艺的运用使水晶艺术品更得到了海内外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
二、磨砂工艺的实践与艺术价值
磨砂工艺在水晶雕刻上的运用使水晶艺术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磨砂工艺与其他雕刻工艺相结合使水晶艺术的品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与国外玻璃艺术的同质性也使东海水晶艺术品具有了更高达国际认同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水晶磨砂工艺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心路过程。当初,第一次接触玻璃的磨砂工艺品时,只是感到她的美感在似有似无中慢慢渗透出来,有层次有变化,让人们的鉴赏有无穷的回味和延伸的余地。而透明的水晶没有这种感觉,但如何在水晶制作上采用磨砂工艺,水晶制品能不能采用磨砂工艺,运用后效果怎么样……,心里没有一点底气。经过反复思考,反复比较,反复查阅资料,决定试一试!先是采用全磨砂工艺,试下来发现水晶全磨砂后内部各种矿物的包体的美体现不出来。工艺不过关?再试还是这样,这个问题是我首先需要解决的。那么就采用部分磨砂,哪些磨哪些不磨?再试!这样,反反复复经过多次试验,我们认识到磨砂工艺虽好也是应该应物制宜,灵活运用的。多年的探索,终于我们找到了一些水晶磨砂的规律。如在做人物水晶艺术品时,我们将磨砂工艺主要运用在人物裸露的肉体部分,以增加肉体的质感和突出其主体性,而服装、饰品和其他陪衬物体则采用抛光工艺;如制作植物瓜果等艺术品时,我们将花朵和叶片、果实与藤曼也分别采用磨砂和抛亮分别处理,以使作品层次分明,主次一目了然。
其次,磨砂的工艺要求也有一个摸索过程,刚开始我采用全手工的磨砂工艺,但由于个人技术的个体差异,使磨砂后的整体效果显得有些粗糙,不够细腻,于是我请了两个磨光师傅配合,甚至还试用过盐酸、硫酸等化学材料,但因效果都不理想而否定了。不行就反复试验不断改进,最后琢磨出先用手工以不同目数的金刚砂打磨处理,使之达到比较细腻的程度,然后再采用机器喷砂作效果处理。就这样,又经过多次尝试,采用不同的粗细磨砂和工艺的比对试验才使作品达到了比较满意的艺术效果。
磨砂工艺的成功运用,为水晶艺术品的设计制作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我们采用水晶磨砂工艺所创作的重达1.7吨的水晶水月观音雕像是世界上最大的整体水晶观音雕像,得到了同行专家和收藏爱好者的认可,他们高度赞扬了融清纯剔透之高雅和朦胧含蓄之美感一身的作品的艺术价值。电视台还专门做了题为《水晶观音梦》的专题报道。在九十年代末举办的一次广州商品交易会上,我带去的磨砂水晶工艺品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尤其是一些外国客人,在我的摊位前驻足不前,流连忘返,爱不释手。所有这些给了我努力与探索的最好的肯定与回报。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在水晶艺术的磨砂工艺的探索中不断学习研究,不断自我否定,不断调整改进,使磨砂工艺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完善和提高。磨砂工艺制作的水晶工艺品的艺术品位也在不断的提升中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水晶磨砂工艺的运用是我们水晶界同行在水晶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有益尝试,对促进水晶艺术的发展与技艺的传承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样,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手工艺也只有在不断地创新和追求中才能开拓出一片更加光明的前景。
作者简介:
韩青,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连云港市轶豪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