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琢型(fancy cut) 指单明亮琢型和圆形明亮琢型之外的任何琢型。通常说花式琢型时常是指橄榄形、梨形、蛋形、心形、三角形等明亮琢型及正方形、祖母绿琢型等阶梯琢型。
根据花式琢型的外形特点及小面的排列方式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明亮形花式琢型、阶梯形花式琢型、新式花式琢型。
1) 明亮形花式琢型
(1)蛋形明亮琢型(oval brilliant cut, oval cut)
该琢型也叫"椭圆形明亮琢型"。明亮琢型的一种变型,其腰棱为椭圆形,冠部有1个不规则的八边形台面和32个四边形和三角形刻面,亭部有24个刻面和1个底尖。贯穿椭圆形底部的中心线称龙骨线。
(2)马眼形明亮琢型(marquise brillant cut)
该琢型也称"橄榄形明亮琢型"。具船形外形和弯曲的边棱,两端尖,冠部有1个不规则八边形台面和32个围绕台面分布的四边形和三角形刻面,而亭部有24个刻面和1个底尖。该琢型在20世纪40年代首先出现在法国,以Marquise de Pompadou(路易十五的一个情妇)的名字命名,也叫水雷形琢型(navette cut)或舟形琢型(boat-shaped cut)。有时候为了保重,将马眼琢型的两端加工成钝的而不是尖的,则可称为椭圆橄榄形明亮琢型(oval marquise brilliant cut)。
(3)心形明亮琢型(heart brilliant cut)
该琢型的外形呈心形,具有1个台面、32个冠部刻面、24个亭部刻面和1个盾形的底尖。
(4)梨形明亮琢型(pear-shaped brilliant cut)
该琢型腰棱呈梨形(圆底尖顶),冠部有1个不规则的八边形台面、8个较大的四边形刻面和24个三角形刻面,亭部有8个较大的四边形刻面,它们分布在宝石的中心,组成一个星形,其四周为16个三角形刻面。如果梨形明亮琢型的窄端更尖更长,则称为垂滴形琢型(Pendeloque cut)。
2) 阶梯形花式琢型
阶梯形花式琢型常简称为阶梯琢型,也称为条型或方型,是一种常见的琢型。
此类琢型的一般特征是:
- 冠部和亭部的斜刻面主要由一系列的呈层状平行排列的梯形刻面组成;
- 腰形多呈规则或截角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有许多呈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多边形,如三角形、菱形、哨子形等;
- 台面形状常为正方形、长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但有时台面也切成椭圆形、半圆形、菱形、梯形或梨形等。
- 长方形或其它长条状阶梯形的底尖部位通常相交成一条棱线。
阶梯琢型有很多变型,最典型的是祖母绿琢型。阶梯琢型几乎适合于所有透明宝石,特别是那些美丽依赖于颜色的有色宝石。
(1)祖母绿琢型(emerald cut)
该琢型是一种典型的阶梯琢型,由于被广泛地应用于祖母绿的加工,故而得名。其台面和外形均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四个角被切掉。台面被2、3或4排与腰平行的梯形的冠部和亭部刻面所环绕,底部终止于1 个斧形的底尖。该琢型的台面较大,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宝石的体色,但亮度受些影响。加工成这种琢型比加工成明亮琢型的重量损失较小。该琢型起源于19世纪,但到20世纪才被广泛采用。该琢型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名称见下图。
(2)剪刀琢型(scissors cut)
该琢型亦称"交叉琢型",属于阶梯琢型的改型。在这种琢型中,刻面呈三角形而非平行的梯形。这种琢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加宝石的亮度,并可改善宝石的颜色。但光会从亭部底尖漏掉,从而在宝石的中央产生一个死点。这种琢型的一个好处是可降低加工中所产生的误差的可见性。因为在阶梯琢型中,各排刻面切磨得稍不平行即可看出,而代之以三角形刻面,这种误差却不易被察觉到。这种琢型适用于钻石和各种有色宝石,特别是当原石为方形或长方形时。
(3)其它阶梯琢型
除上述祖母绿型和剪刀琢型外,还有很多阶梯琢型,其外形如下表中的图形所示。
琢型图
|
名称及特点
|
琢型图
|
名称及特点
|
![]() |
八角形琢型 |
![]() |
风筝琢型 有4条边,一端为两条长边,一端为两条短边,形似风筝。 |
![]() |
六边形琢型 外形呈六边形,6条边均相等。 |
![]() |
菱形琢型 外形呈菱形四边形。 |
![]() |
五边形琢型 外形呈五边形,5条边相等,组成一个正五边形。 |
![]() |
幸运之星琢型 |
![]() |
正方形琢型 其轮廓为正方形。 |
![]() |
扇形琢型 其外形象半开的扇子。 |
![]() |
三角形琢型 外形呈三角形。 |
![]() |
盾形琢型 其轮廓似盾,但长度和夹角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
![]() |
梯形琢型 外形呈梯形,4条边中的两条平行,但不等长。 |
![]() |
哨子形琢型 外形象哨子,有4条边,其中一条为斜边。 |
![]() |
细长形琢型 外形呈长方形,常用于小颗钻石的加工。 |
![]() |
子弹形琢型 五边形琢型的变型,外形象子弹 |
![]() |
斜细长形琢型 细长琢型的变型,是通过改变细长琢型的边长和角度而成。 |
![]() |
斜面琢型 台面较大,四周为斜面。有时其底切成与顶部一样,即所谓的双斜面琢型。 |
更多资料信息请查看: 水晶网:www.shuijing365.net 水钻网:www.shuizuan.org 烫钻网 www.tangzuan.org 鞋花网www.xiehua.org
3) 新式花式琢型
(1)锆石琢型(zircon cut)
该琢型的总体特征与明亮琢型相似,但在亭部刻面和底尖之间多出一排小的刻面,共16个。这种琢型可以减少漏光,充分地体现宝石的亮度,常用于加工锆石。
(2)三角形明亮琢型(triangular brilliant cut)
该琢型的外形呈三角形,具有3 条弯曲的边和圆化的角。通常有44个刻面,腰棱常磨成刻面。在20世纪70年代较为流行,较薄的原石常加工成这种琢型,在市场上常成对出售。
(3)半月形明亮琢型(half-moon brilliant cut)
该琢型由圆形明亮琢型演化而来,即将一个圆明亮琢型沿台面至底尖的中线一分为二。破碎的圆形明亮琢型偶尔会重新切磨成半月形明亮琢型。
(4)半水雷形明亮琢型(semi-navette brilliant cut)
该琢型的形状像半个马眼形琢型。破碎的马眼形琢型通常重新切磨成这种琢型。
(5)坐垫形明亮琢型(cushion brilliant cut)
该琢型的外形呈矩形或四方形,具弯曲的边棱、圆化的角及明亮式切割的刻面。四方形的也称为“方形明亮琢型”。
(6)辐射明亮琢型(radiant cut)
这是一种垫形(cushion-shape)或方形(square-shape)明亮琢型的专用名称,具70个刻面。1977年由Henry Grossbard设计推出,1978年又做了改进。
(7)星形琢型(star cut)
该琢型是指轮廓为星形的明亮琢型,但有时也泛指当从台面观察时其亭部刻面呈星形图案的任何明亮琢型。
(8)齿形琢型(profile cut):
该琢型是明亮琢型的一种变型,1961年由伦敦切磨师Arpal Nagy提出,最初叫公主琢型(Princess cut)。该琢型的加工过程如下:将一个扁平的晶体切成若干薄片(厚约1.5mm),而后将薄片的顶面抛光,底面切成一系列的狭窄的平行的V-形齿,其外围有一圈呈各种形状的刻面。该琢型看起来有点象阶梯琢型,其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扁平材料,且表面积大,能产生较高的全内反射,但火彩差。
(9)花形琢型系列(Flower Cuts):
该琢型是指CSO(戴比尔斯公司所属的中央销售机构)顾问G.托尔可夫斯基(Gabi Tolkowsky)设计的用于钻石的5种花形琢型,构成一个系列,包括大利花琢型、向日葵琢型、金盏花琢型、百日红琢型和火玫瑰琢型。这些琢型可满足低色级钻石切磨的要求,且可增加回收率。这些琢型在1988年新加坡召开的世界钻石大会上公布,其使用不受限制,因其并未申请专利。各种花形琢型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圆多面形琢型与花形琢型各部分的比例表
琢 型
|
台面比例(%)
|
冠高比例(%)
|
腰厚比例(%)
|
亭深比例(%)
|
圆明亮琢型
|
57.5
|
14.6
|
中
|
43.1
|
百日红琢型
|
52
|
16
|
厚至很厚
|
46
|
向日葵琢型
|
53-58
|
17.5-24
|
薄至厚
|
42.5-51.5
|
大利花琢型
|
56
|
15
|
中至厚
|
49
|
金盏花琢型
|
51
|
12.5
|
很厚
|
35
|
火玫瑰琢型
|
47-62
|
15-20
|
薄
|
45-51
|
①百日红琢型(Zinnia cut) 由G.托尔可夫斯基在1988年设计的用于钻石的5个花形琢型之一的注册名称。该琢型综合了明亮琢型和阶梯琢型的设计特点,可增加低色级钻石的亮度、闪烁程度及色级,也可增加不规则形状原石的回收率。
③向日葵琢型(Sunflower cut) 由G.托尔可夫斯基在1988年设计的用于钻石的5个花形琢型之一的注册名称。该琢型可增加低色级宝石原石的回收率,但要求原石的高度和体积较大。可加工成各种形状,如53个刻面的祖母绿琢型、方形琢型和细长形琢型(图);69个刻面的橄榄形琢型;49个刻面的梨形琢型或55个刻面的心形琢型等。
③大丽花琢型(Dahlia cut) 由G.托尔可夫斯基在1988年设计的用于钻石的5个花形琢型之一的注册名称。该琢型呈十二边的椭圆形,有67个刻面,它结合了明亮琢型和阶梯琢型的设计特点,可提高反射和色级,并可增加低色级长形原石晶体的回收率,而这一点传统的花式琢型则无法做到。
④金盏花琢型(Marigold cut) 由G.托尔可夫斯基在1988年设计的用于钻石的5个花形琢型之一的注册名称。该琢型适用于扁平的原石晶体,因为采用这种琢型,扁平的原石晶体不需锯开或劈开。该琢型属阶梯琢型,其台面较大,可加工成具73个刻面的八面形(图)、或43个刻面的梨形或心形。
⑤火玫瑰琢型(Fire Rose cut) 由G.托尔可夫斯基在1988年设计的用于钻石的5个花形琢型之一的注册名称。该琢型特别适用于大的变形的原石晶体,可加工成61个刻面的六边形(图),也可加工成67个刻面的梨形或心形琢型,或81个刻面的方形或八边形琢型,或105个刻面的马眼形琢型。
更多资料信息请查看: 水晶网:www.shuijing365.net水钻网: www.shuizuan.org 烫钻网www.tangzuan.org 鞋花网 www.xiehua.org
(10)皇家琢型系列(Royal Cuts):
这是指以色列Raphaeli-Stschik公司推出的用于钻石的4个花式琢型,构成一个系列,包括男爵夫人琢型、公爵夫人琢型、女皇琢型及优美琢型,最适用于扁平的或变形的钻石原石。其顶比传统的花式琢型或圆形明亮琢型宽得多。因此在相同重量的情况下看起来比传统的花式琢型大一半。
①男爵夫人琢型(Baroness cut): 由以色列Raphaeli-Stschik公司设计推出的用于钻石的4种皇家琢型之一的专用名称,是蛋形琢型的改型,八边形,共65个刻面。最常用于扁平的或变形的钻石原石。
②公爵夫人琢型(Duchess cut): 由以色列Raphaeli-Stschik公司设计推出的用于钻石的4种皇家琢型之一的专用名称。是马眼形琢型的改型,六边形,具63个刻面。最常用于扁平的或变形的钻石原石。
③女皇琢型(Empress cut): 由以色列Raphaeli-Stschik公司设计推出的用于钻石的4种皇家琢型之一的专用名称。是梨形琢型的改型,七边形,具64个刻面。最常用于扁平的或变形的钻石原石。
④优美琢型(Grace cut): 由以色列Raphaeli-Stschik公司设计推出的用于钻石的4种皇家琢型之一的专用名称。是心形明亮琢型的改型,五边形,具62个刻面。最常用于扁平的或变形的钻石原石。
(11)国王琢型(King cut)
该琢型的冠部有一个十二边形的台面和48个刻面,亭部有36个刻面,有时还有1个底尖。在冠部紧靠台面为12个小的三角形刻面,而靠腰棱为24个小的三角形刻面,其间为12个菱形刻面。菱形刻面有两个顶点分别与台面和腰棱相接。腰棱呈二十四边形,总的外形为圆形(圆形)。
(12)公主琢型(Princess cut)
该琢型外形呈方形或长方形,通常有75个刻面,其中冠部21个,亭部32个,腰部4个。但偶尔也有144个刻面的公主琢型。这种琢型具浅的冠部,大的台面和深的亭部,因而能节省原料。亭部刻面产生的亮度和闪烁降低了包裹体的可见度。
(13)百合花琢型(lily cut)
这是由以色列Lili钻石公司设计发明,是将公主方形钻石的四个边挖成凹槽,再将四个角磨成圆角。参见"公主琢型"。
(14)庆典琢型(Jubilee cut)
该琢型的主要特点是冠部无台面,而是8个菱形分裂面。这些分裂面相交于中心,其四周为8个较小的菱形分裂刻面。所有这些刻面均呈对称分布,并被16个星刻面和16个腰刻面包围。腰刻面的边组成腰棱。其亭部有40个刻面,无底尖。因此该琢型总共有88(有时为80)个刻面。这种琢型是在20世纪初期推出,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皇登基60周年(1897)而命名为庆典琢型。适用于加工大颗钻石,有时也叫20世纪琢型。目前这种琢型已很少使用。
(15)螺旋琢型(spiral cut)
该琢型的主要特点是其冠部和亭部刻面均呈螺旋状排列。
(16)葡萄牙琢型(Portuguese cut)
该琢型的冠部和亭部均有5排刻面。大的钻石有时加工成这种琢型。
(17)马格纳琢型(magna cut)
亦称雄伟琢型。其特点是呈十方对称,台面为十边形,冠部有60个刻面,包括10个星刻面、20个冠部主刻面、30个上腰刻面;亭部有40个刻面,包括30个下腰刻面和10个亭部主刻面,有时有一个底尖,总共有102个刻面。适用于大颗宝石,重量损失较少,但其亮度有些影响。目前很少采用。
(18)皇家琢型(royal cut)
该琢型的冠部有一个八边形的台面和环绕台面分布的32个三角形和等腰梯形刻面,亭部有72个刻面,有时有一个底尖。此外,沿腰棱还有48个刻面,总共有154个刻面。
(19)皇144琢型(royal 144 cut)
该琢型的设计目的是增加亮度。除了普通圆形明亮琢型的56个刻面以外,在腰棱上有40个刻面,在亭部靠近腰棱附近还有48个刻面,总共有144个刻面,再加上一个台面和一个底尖。
(20)弗兰德斯明亮琢型(Flanders brilliant cut)
该琢型由Jan Storms、Johan D'Haene和Dirk Obbers于1988年在安特卫普推出,并于1993年6月首次在美国拉斯韦加斯珠宝展销会亮相。该琢型最大的特点是从台面观察可见星形刻面组成两个很完美的正方形,相互之间呈45°叠置。弗兰德斯明亮琢型适用于加工10分到3克拉、色级为E至L(GIA分级标准)的钻石。该琢型的重量损失与圆形明亮琢型非常相似。
(21)四分明亮琢型(Quandrillion cut)
这是一种矩形明亮琢型的专用名称。具有49个刻面,包括21个冠部刻面、24个亭部刻面和4个腰棱刻面。由以色列Ambar 钻石公司在1981年推出。
(22)索斯达琢型(Solstar cut)
该琢型由苑执中先生设计发明,是将圆形明亮琢型钻石的亭部进行修改以增加其光彩。它可加工成66个刻面、128个刻面或168个刻面,分别称为Solstar 66、Solstar 128和Solstar 168。这些琢型已在美国、南非、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及中国大陆取得了专利。
(23)心箭琢型(Hearts-and-Arrows cut)
亦称“邱比特琢型”或“八星琢型”。由EightStar公司设计推出,1999年开始流行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以有美国等地。
这种琢型是在钻石的标准切工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形成的,当将心箭琢型的钻石台面朝上时,透过“心和箭观察仪”(FireScope目镜),可以看到八个“心”形(刻面反射而成);台面朝下时,出现八个“箭”形,被钻石商称为"丘比特的爱神之箭"。
但与传统的切工相比,这种切工的钻石要多损失10%-15%的原石。
![]() |
![]() |
邱比特琢型在FireScope镜下的图象
|
|
左图—正面显八个“心” ;右图—背面显八枝“箭”
|
更多资料信息请查看: 水晶网:www.shuijing365.net 水钻网:www.shuizuan.org 烫钻网 www.tangzuan.org 鞋花网 www.xiehua.org;水晶信息网:www.shuijing.info